近日,通铜项目在隧道施工中,不断优化规划设计,挖掘临时设施长效利用的新路径,采取永临结合手段,持续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在提升临时设施使用价值与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南楼岭隧道、上坪隧道、杨梅山隧道进出口以及大龙山与明山隧道之间等区域,项目办采用永临结合的设计理念,将监控监测场所升级为隧道数智中心,搭建了隧道信息化平台,通过智能化建造、智慧化营造、数字化管控等手段,实现了协同统一管理、各项建设数据融合统一共享。整合排水、道路、绿化及信息化等多个系统,减少了混凝土用量,缩短了工期,进一步节省了临时费用。
在隧道数智中心,通过在隧道内布设的高清感知设备,可将施工进度、人员定位、设备运行、环境参数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从掌子面开挖的精准度变化到洞内温湿度和施工人员的实时轨迹,每一项数据都被转化为直观的图表与预警信号,让项目人员全面掌握隧道施工的每一个细节,实现智慧化管理与多功能应用于一体,促进建设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大龙山隧道和明山隧道之间的洞口,增设了“特长隧道群数智中心”,展示隧道洞内、水沟电统槽、二衬及养护、防排水及钢筋、仰拱、开挖支护等多个作业区,通过模拟“一洞九线”隧道施工工序,结合设备模型打造隧道施工场景,沉浸式展示体系可以直观掌握隧道施工工艺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