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江西南北交通要道大广高速一路北上,行至泰赣段遂川县巾石乡境内,在一片苍翠的山峦中,有一条笔直的白色小道向上蔓延至半山腰,一栋明黄色的办公楼耸立在半山腰处,“高速救援”几个大字引入注目,这便是吉安东车辆救援大队汤村模范救援中队驻地。
走进驻地,整齐停放的救援车辆映入眼帘,车身锃亮,黄色的警示灯在阳光下闪烁着,车旁救援队员们正有条不紊地检查着随车装备。来到驻地办公区域,映入眼帘的是“一站式”服务中心,墙面摆满了各类锦旗,当班队员正忙着接听求助电话,协调救援任务。
顺势而为 应时所需
为什么要组建模范救援中队?带着疑问,笔者找到了汤村模范救援中队的负责人肖金龙。他是一名退伍军人,黝黑的皮肤,身姿挺拔如松。“江西大部分都是山区,我们这条路弯道多、桥梁多、隧道多,今年年初我们这段路‘四改八’通车后高峰期车流量近10万辆,没有点‘硬功夫’在身上,可拿不下这条路的安全保畅工作……”肖金龙如是说道。
在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路网上,汤村模范救援中队负责泰赣路40公里的救援任务,涵盖18座单洞隧道(单洞里程约20公里),以及长达13公里的长急转弯下坡,同时还肩负着临近2个中队的支援保障工作。为积极应对复杂路况的挑战,汤村模范救援中队由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救援人员组成,是一支由党员、退伍军人、技术能手组成的队伍,成为泰赣路上不可或缺的救援力量。
今年年初的雨雪冰冻和春运保畅工作中,该中队增设2个临时驻点,一组人员作为机动班组分三班次在所辖路段24小时不间断轮守,累计行程三万余公里。
苦练本领 提技强能
“列队,稍息,立正……”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驻地一角的综合训练场上时,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训练。跑早操、军体拳、列队训练......准军事化是汤村模范救援中队管理最鲜明的特色,培养队员形成自律严谨的工作生活作风,为更好适应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在‘一拖二’的情况下,要合理分配被拖车辆的重量,确保拖车的负载平衡,新能源车一定要采用背载的方式……”训练场上,中队班长罗世有详细为队员们讲解“一拖二”、侧翻扶正、吊装作业等各类救援设备的操作技巧。放眼望去,新泽西墙、护栏板等高速公路上的常见设施陈列在训练场上,结合高速公路逃生场景设计的五步桩折叠跳跃、1:1模拟单幅四车道4项应急逃生科目训练、翻滚轮胎、高墙翻越、平衡木行走、百米抱安全锥快速折返跑、吊装勾快速组装等7项成为了颇具特色的训练新项目。
在这里,道道清晰而有规律的胎印是最好的见证,硕大的汗珠,湿透的衣衫,这几乎是每一名队员在训练场上的真实写照。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造就了许多身手矫捷的“行家里手”,彰显出队员们争当“业务尖兵”的决心。
近年,在“老带新”“结对子”“传帮带”的师徒模式下,3名队员分获第三届全国汽车流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汽车救援员赛项一、二、三等奖,2名队员在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交通运输行业高速公路汽车救援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现在高速上4米2小型货车故障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后轮,经常没法拖要等到抢修来现场,影响救援效率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有着二十多年汽修经验的班长郭春桃看着眼前的“重型单轮辅助轮”回忆道。
当时为了攻克4米2小型货车救援难点,他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请教行业专家,下班后和队里的几个老师傅凑在一起分析辅助轮材料、设计承重结构和模块组件。三个月后,一台简易“重型单轮辅助轮”被郭春桃应用到设备路测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设备落地后,在一次次实际救援中,得到了改进与验证。前不久,一辆往广州方向行驶的半挂货车发生故障,由于车辆后轮轴承烧坏,无法进行正常拖离,且抢修时间过久。郭春桃随即利用“重型单轮辅助轮”,通过链条和固定模块将辅助轮与车辆轴轮连接,仅用时10分钟便将装置安装完毕,迅速将故障车辆拖离现场。
如果说,作业现场是一次次实战,该中队小小的办公室,则是队员与困难较量的另一个战场。在一次次案例复盘、主题沙龙、头脑风暴中,多功能随车水箱、智能钥匙柜、无线报警头盔等一个个创新成果落地,为救援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用心守护 温暖出行
在汤村模范救援中队“一站式”服务中心,40字的服务准则队员何忠明熟记于心。“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在路上遇到困难的司乘群众,他们有时手足无措,此刻我们不仅要完成车辆救援任务,更要服务好被救援对象……”何忠明说道。
今年1月,一辆鄂A牌小车从广州赶往湖北老家过年,行至大广高速泰赣段K2966桩号位置时发现刹车失灵,副驾驶乘客向中队请求救助,当值队员何忠明获知车辆行驶位置方向后,一面开车追赶,一面安抚司机情绪,通过实时通话最终引导司机行驶至K2963桩号位置避险车道处成功避险。事后,司机激动地说道,“当时我以为这次肯定完蛋了!高速路上刹车失灵了,车辆无法有效制动,也无法挂挡、熄火,还好有你们在电话里引导我、安慰我……”
今年国庆假期,群众出行、旅游等各类活动增多,高速公路车流激增。为服务和保障司乘安全出行,汤村模范救援中队全体队员坚守岗位,分小组驻点在收费站、服务区。面对车辆火情、大客车滞留、司乘受伤等险情,队员们快速反应,发挥吃苦耐劳精神,不分昼夜在一线连续作战,凭借着过硬的业务技能高效稳妥应对一个个挑战。“国庆那几天,我们队员平均每天出勤十几个小时,帮助了上百名受困乘客......”何忠明介绍说道。像何忠明一样,从武警战士到救援队员,从橄榄绿到救援橙,汤村模范中队队员们用一份份合格的答卷和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军人的使命担当。
一直以来,汤村模范救援中队秉承着“服务群众美好出行”理念,义务换胎、免费搭电、协助货车转运、提供爱心餐……一个个救援暖心故事接连上演,成为高速路一抹抹靓丽而温暖的风景线。
身处一线的车辆救援人员,每一份努力,每一次付出,都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守护着司乘旅途,保障着每一公里高速公路的平安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