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者日进,日进者日强。”2024年以来,南昌西管理中心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速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盯养护发展瓶颈,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以科技创新助推养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数字赋能 筑牢安全防线
该中心加快推进养护安全数字化转型,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和完善,研发应用包括“主动预警刹车雷达检测系统”“智慧公路养护安全系统”等多个安全系统。其中,主动预警刹车雷达检测系统主要应用在双钢轮和胶轮压路机等设备上,具备检测、预警和主动刹车的功能,在作业过程中,主动识别2米范围内的人员和障碍物,并发出报警;当距离缩短到0.5米时,系统将主动刹停设备,大大降低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智慧公路养护安全系统则是通过在摊铺机、铣刨机和安全巡逻车等设备上安装AI视屏识别实时监控系统,构建基于AI智能物联网的智慧养护开放平台,针对养护作业人员着装是否规范、装备是否齐全、施工是否合理等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并且通过设备扩音器现场提醒,以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路面养护专项的施工现场安全。
引进新型材料 提升养护质效
为提高汛期路基病害处治能力,保障高速公路在发生地质灾害后的通行效能,该中心引进新型材料——泡沫轻质土对下边坡滑塌进行处治施工。泡沫轻质土作为一种集轻量、高强、环保、高效于一体的轻质固态填料,在大广高速上高互通E匝道塌方修复中大显身手,仅用9天时间就完成了该处路堤高边坡的保通施工,比常规混凝土回填节约了8天工期。这一新型材料的应用,不仅大大提升应急抢修的效率与质量,更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提供了新的路径。
加强科研创新 做好精细管养
为做好高温天气下的高速绿植管养工作,该中心通过科研创新赋能高质量养护,通过升级改造智能滴灌系统,实现了土壤温湿度的实时监测与精准灌溉,极大地提升了绿化养护的智能化水平。
养护人员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远程控制水阀、水泵等机电设备,轻松完成灌溉作业。据测算,新系统浇灌成本较洒水车浇灌节约70.7%,较普通滴灌节约20.8%,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养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