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二届“最美公路人”名单的通知》,集团1名个人、1个团队荣获“最美公路人”称号。
第二届“最美公路人”
黄水清 生前系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收费站收费班长
黄水清201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扎根高速公路服务一线20年,始终以匠心致初心。作为收费班长,他统筹管理好整个班组,培训新员工、关怀老同事、了解班员思想动态,带领“水清班组”帮扶救助遇困司乘260余人次,救援车辆60多辆。
在高速公路一线工作的这些年里,黄水清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每天发放千余张收费卡,千余次“您好,请拿好通行卡”“祝您一路平安”的微笑服务,上万步查验“绿通”、巡查岗亭、指挥交通的便民服务,他努力以优质服务助力司乘美好出行。有时,遇上节假日高峰期,工作量更大。但是,他业务操作娴熟,常年保持无差错纪录,为通行高速公路的司乘提供了快捷通畅的出行服务。
用心服务过往司乘的同时,黄水清还坚持无偿献血公益20年,累计献血150次,献血总量达61300毫升,并带动身边的同事、亲友一起加入到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多年来,先后获省级、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10余次,获评交通运输部2016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2018年“江西省第二届优秀志愿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文明职工标兵”和“赣州好人”等称号。赣州管理中心还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水清献血团”和“水清志愿服务队”,每年坚持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和各项公益活动。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吴飞劳模创新工作室
江西交工吴飞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现有核心成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0人,是一支活跃在交通建设一线的青年团队。自成立以来,工作室成功铸造“江西高速第一拱”——王安石抚河特大桥,成为省内桥梁新名片;深入探索装配式产业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为装配式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推动绿色公路建设转型升级。
多年来,工作室成员经常深入公路建设项目调研,寻找施工重难点问题。当发现传统声屏障存在易开裂、自重大、耐候性差等问题时,他们查阅大量文献,总结痛点、合理选材,最终掌握了ECP声屏障板材基础及高阶配比,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根据不同使用环境需求调整产品,推动建设绿色优质公路工程。此外,工作室成员还创新打造了国内首个运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并于2023年5月正式实现并网发电。同时,探索构筑绿色为主、多能互补、智慧协同的新能源体系,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室积极创新培养模式,通过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师带徒等方式,使得工作室上下学技术、练本领的氛围蔚然成风,施工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前往国内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助推团队多人获评高、中、初级职称。截至目前,工作室先后取得科技成果30余项,获得各类重要荣誉40余项,被评为“江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江西交通工匠创新工作室”和“江西省工人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