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的历史、铸就了伟大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历史常学常新。近期,我系统深入地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前四章内容,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感悟。
一、以史为师,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在党百年艰辛奋斗历史的学习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华夏大地上涌现出了方志敏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换来了民族独立。他们的身上,集中彰显着老一代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生动体现着老一代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在新时代,我们要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学习这些英雄模范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精神,从历史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做到“学史增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二、以史为鉴,在党史学习中砥砺初心使命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性质宗旨的集中表达,是党奋斗目标、奋斗动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党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明白为什么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历史证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党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地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这体现在党的事业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早在1922年7月,中共二大上制定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明确,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1944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强调“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借此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不断重温初心、感悟初心、叩问初心、践行初心,确保为民谋利的初心不改,服务人民的使命不变。针对中心员工最关心、最关切的现实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员工福祉,切实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以史为用,在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力量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质上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凝聚着无数弥足珍贵的政治智慧和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以百年党史所蕴涵的智慧和力量开动头脑、激发动力。要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诸多重大理念成果,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和重要精神,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时期脱颖而出的必然因素,深刻领会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和遇到挫折时的宝贵教训。此外,要切实将所学所悟融入中心发展实践当中,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做到“学史力行”。要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全面直观的看待中心当前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与挑战,从党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出符合发展的突破口,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我们,位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在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雪山”“草地”需要我们去跨越,更多的“大渡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征服,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师、以史为鉴、以史为用,为推动上饶管理中心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