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这个门架吊装设备,既安全高效,又较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这是养护站员工自制的神器”。近日,在南昌西管理中心所辖路段罗沙洲大桥240型伸缩缝维修更换现场,副站长胡曦兴奋地介绍着在用中的门架吊装定位设备。
据了解,该中心以往高速公路大桥伸缩缝维修更换施工,往往采用人工配合吊车的方式。此方法不仅占用车道,给施工造成不便,且机械利用率不高,成本浪费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南昌西管理中心养护所的员工们结合养护工作实际,集思广益自行设计了门架吊装定位装置。该装置上部由钢管和型钢装配组成,底部用槽钢加三角钢固定,安装后十分稳固,施工中配两个小吨位手拉葫芦,即可实现桥梁伸缩缝起吊和精确定位,使用安全高效,只需4到5人即可操作。施工结束后拆卸简单,还便于小型车辆运输。试点使用该设施以来,现场工作效率极大提高,较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项小小的技术创新,就能够解决施工中的大问题,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是工程施工中“小改小革”工作的最好诠释,也是集团“微创新,服务大发展”在具体工作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高大上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接地气”的小发明也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