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三种精神”,促进融合发展
南昌东管理中心东乡养护所党支部书记 刘惠芳
为认真落实集团“党建高质量发展年”活动要求,南昌东管理中心东乡养护所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将党建与迎“国评”工作全面融合,积极探索,突出精神培育,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与中心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培育“团队”精神
东乡养护所党支部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党员身份亮出来。将主题党日活动同养护日常管理、迎“国评”工作、清障救援全线接管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实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设置党日主题。如开展“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力国评工作安全保畅”主题党日,就迎国“国评”养护路面施工时间紧、任务重、车流量大情况下,如何打造安全有序、快捷畅通的通行环境展开讨论。把主题党日与解决工作问题有机结合,让党员初心使命落实在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上,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高整体战斗力。
通过开展优良家风家训传统教育、防汛保畅主题党日、养护夜校等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养护工作相结合,达到党员干部“学、懂、用”,员工意识形态工作“听、看、信”,通过渗透式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在员工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让党建工作成果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二、聚焦难点强堡垒,打造“工匠”精神
安全保畅是梨温线养护工作的重点难点,为了不影响司乘人员的安全畅行,东乡养护所支部班子担负起牵头责任,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和动员大会,养护所党员干部与施工单位、交警路政协调共商,精心策划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好每一个工期节点。班子成员带领养护所党员干部,以问题为导向,定期召集监理、施工等多方到施工现场,解决路面病害处治与罩面工程存在的问题,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支部党员熊哲,参加工作18年,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一名主任工程师,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始终坚持带头上路作业,坚守在养护一线,诠释了养护人的“工匠”精神。
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党员干部发挥“工匠”精神,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做好养护内业资料管理,推进养护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录入养护管理资料约15万页,实现实时查询、打印文件等多重功能。探索应急仓库“二维码”管理,改变了以往仓库靠手工记录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物资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面对复杂的路况,主动对接高德公司,将“预警精灵”应用在高速公路安全通行上,减少交通拥堵及二次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司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真抓实干敢担当,彰显“奉献”精神
为进一步推行“党建+养护”模式,支部开展“四确保”活动,党员模范带头,让养护工作广泛服务过往驾乘人员,提升服务品质。一是确保道路舒畅绿美。党员干部带头加强巡查力度,及时清理杂物,对道路病害及时维修,对绿化中分带实施升级改造、绿化修剪。二是确保道路桥涵安全完好。对临水临崖路段、桥梁涵洞等进行工程提升,确保道路桥涵设施完好,保障司乘的行车安全。三是确保高效快速保畅。加快自营清障救援队筹备工作,清障救援工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党员干部群策群力,完善应急保畅预案,做好车辆分流,清障处置等工作。四是确保树立安全意识。针对施工路段,充分利用无人机、预警精灵、声光电等途径避免因施工、救援产生车辆拥堵事故。
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是东乡养护所全体党员的初心。在2020年春运保畅期间,刚成立不久的清障救援队全体党员干部员工创下了19人接管梨温最繁忙的91公里的清障救援工作记录,共产党员张鹏带领十几名队员,坚守在高速公路上连续作战36个小时未合眼,保障辖区道路行车安全畅通,出色地完成了春运安全保畅工作。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雨雪冰冻天气,养护一线总是闪现着党员忙碌的身影。
养护所党支部把服务中心发展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重要标尺,通过学在一线、想在一线、干在一线,不断锤炼出养护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升了支部党建工作质效。南昌东管理中心养护人将继续秉承匠心,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以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良好作风,开创高质量高效率养护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