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 谋创新 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
景德镇管理中心三清山收费所党支部书记 万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如果把党比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血管”,那么基层党支部就是“毛细血管”,要确保“血管”的“血路”畅通健康,就必须从基层党支部抓起。三清山收费所党支部立足这个基点,自今年四月开始,紧紧围绕“五个坚持”“四个提升”,从“高”处着手,注重“质”的提升,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高”起点,推动《条例》深入落实
以集中学习、“三会一课”、线上“云”课堂、知识点网上推送、知识点测试、参加上级组织的知识竞赛为主要途径,以宣传横幅、QQ群、微信群等为主要载体,围绕《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9章41条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和班子成员原汁原味学习全文。通过认认真真学、轰轰烈烈宣、扎扎实实贯,深入推进了《条例》的贯彻落实,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管理中心组织的知识竞赛中摘得了团队桂冠。
(二)坚持“高”标准,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根据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关于推进省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试行)》精神,对2015至2019年5年党支部工作开展了认真自查,从思想认识、责任意识、人员素质、创新工作、完善制度5个方面入手,以建设“三强三好”党支部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建立了整改台账,提出了整改意见,落实了整改措施,明确了努力方向,扎实稳步推进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坚持“高”要求,推动党建引领作用提升
一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规范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探索“非常1+3”主题党日新模式,以强化“学”的方式提升党员素养,以深入“融”的方式推动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以量化“评”的方式体现党员业绩,创新主题党日方式,挖掘党建潜力,促进党建与经营管理双提升。二是质上提升,确保量足质好。量的方面,按照上级部署,落实好各项规定动作,确保量的要求,严格考勤制度,保证每位党员达到足够的学时和活动次数。质的方面,坚持稳打稳扎,注重实效,每次学习教育和组织活动,都力求高质量,按照党员量化考核方案,定期对有关情况进行评议考核,严把质量关。三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防洪防汛、新收费政策实施、“志敏班组”品牌推广、四星级收费站创建、“迎国评”、“党建高质量发展年”活动以及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未巡先改”十项“大考”,认真落实了“三会一课”等必修课程,组织党员开展了志愿便民服务、建党99周年唱红歌话初心、庆“八一”93周年重走红军路、廉政主题教育月活动、支部书记上党课、党建制度“废改立”等重大组织活动,以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实践锻炼、加强制度约束等方式,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初心使命意识。
二、工作体会
(一)党建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夯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固的“地基”。当前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现象还时有存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上做文章,从作用发挥、工作机制、工作保障等方面规范建设标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使之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二)党建高质量发展动能在于创新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建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在夯实基础上,顺应新时代发展,强化党员教育培养,不断丰富党建内涵,推动党建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全方位创新,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工作新常态,打造有特色的党建品牌,才能增添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党建高质量发展才有不竭动力。
(三)党建高质量发展源泉在于久久为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党建高质量发展需要久久为功,方能开花结果,焕发独特魅力。这就需要党组织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发挥“愚公移山”的干劲、“啃硬骨头”的毅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坚持抓党建基础不放松、推动创新不走样,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真正让党建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凸显成效,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