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党建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吉安管理中心青原养护所党支部书记 康超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党建工作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当下,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所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筑根基,把功夫下在日常
“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理论,更是新时代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党的理论指导实践最鲜活的教材,也是强化“四个自信”最生动的范本,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学不懂弄不通做不实是抓不好思想工作、带不好队伍、做不实工作的,谈何高质量党建,谈何高质量发展。做党建工作不能有“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其功夫全在日常。作为基层养护所的党支部书记,在养护的“战场”上有很多场景让我很受触动,第一次感受到党建的优势,是一个凌晨四点的清扫污染事故现场,员工在这个时间点赶去现场出任务,劳动场面确实有点不温不火。而这一切在一名负责现场的党员同志哼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而发生了质变。由于这首歌是之前在主题教育期间,党支部组织大合唱的练习曲,养护站人人都会唱,还唱得很好很自信。一传二、二传三……很快大伙们都唱起来了,场面变得热火朝天,道路也在嘹亮的歌声中很快畅通。可见,党建工作是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从思想到行动上的进步。
二、重实践,在解决难题中办实事
党建工作要实功实做,剔除虚假的作秀走过场,如果尽是些花架子、假把式,结果将是党员反感、群众笑话,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井冈山养护站是一个运营了十几年的站点,曾有段时间,水是限量供应,路上作业回来晚的职工,常有洗不上澡的不愉快经历,用水问题成了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所支部请来了几家队伍进行摸排,最终确定了地下水管网多处漏水的原因,通过重新铺设水管,顺利的解决了用水难题,职工群众从内心认可了支部工作。“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透过现象直达本质,支部党建工作始终以为员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抓手,把人的工作做通透了,才能真正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领主业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引领,让党建与主业并轨
高质量党建更应看实际效果,在实践中用实效说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党建工作干的怎么样,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得看实效。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要不断创新,在服务主业工作上发挥实效。迎“国评”以来,我所在支部的党建工作和日趋紧张的迎“国评”工作始终保持同频共振,通过开展“党小组在路上”活动,让支部委员和党小组组长多跑腿,将“政治生日”“送清凉”等活动送到养护作业的现场、让党员在繁忙的工作中既不缺席组织生活又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通过党员示范路的建设,把党员业务骨干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打造精品路段,以点带面带动全局;通过“一路三方”党建共建,搭建高速管养单位、高速交警、高速路政同过组织生活这个平台,以“党建+业务”的模式,抓住党员领导干部、党员业务骨干这个“关键少数”,实现三方党支部互融、业务工作互促。通过党建主业深度融合,党建赋能的作用显现无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所班子合力不断增强,全所上下也更加齐心
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绕不开基层的实际“个性”,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应该摸透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越彻底,基层党建工作就越有质量,要力戒形式主义,始终树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检验党建成效的理念,不断夯实高质量党建,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