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浙界梨园收费站在保畅通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走出了一条车道保畅新路子,连续三年实现了省界收费站“不严重堵车、不免费放行、无举报投诉”,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应急响应,做好预案保障
人员保障到位。始终坚持干部带头,以上率下,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春运期间,中心集中人力物力,科学调配安排,持续开展“下基层、做表率、树新风”活动,实现了由“车等人”到“人等车”的转变。如2016年,共有1708个班次到梨园站支援;2017年,中心班子继续带头,干部定点、定时、定人,全员轮流在梨园站蹲点支援,有近200名员工奋战在一线,基本解决了梨园站在车流高峰期需要大量人员(每班次70多人)值守的问题。因为人员有保障,车流最高峰时可以开启到45个车道(2016年41个),通行能力提高到5400辆/小时(2016年4800辆/小时),达到全车道最高通行90辆/分钟的峰值。
制度保障到位。梨园站实行“两班倒”工作模式和“阶梯式”管理制度,保证收费车道、移动式收费岗亭、ETC车道等处均有人24小时轮班值守。在组织架构上,从收费员、班长(小组长)、部门负责人直至所(站)一级负责人和中心支援人员等,每个阶梯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坚守职责,确保团队政令畅通。
设备保障到位。春运之前,对全线机电设备进行详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维护,并备足易耗易损件,保证收费设备100%完好率。2017年春运,调集通行卡40万张,通行票60万张,备用金80万元,移动式收费岗亭14个,便携式收费机35台。同时,在升级改造ETC收费车道的基础上,加强收费数据分析,完善跨省代码打逃,实现信息共享,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强化联勤联动,发挥集群作用
建立高效互动机制,特别是在事故疏导、交通管制、治安防范、应急处置及信息共享等工作中,通过跨部门配合、资源整合,形成了合力,变“单边作战”为“联合作战、集群作战”。春运伊始,中心就在梨园站组织召开高速交警、路政治超、浙江省界收费站等八方联勤联动会,对春运保畅进行动员部署,各方提前启动“春运模式”。
一是继续得到邻省浙江高速收费站支持。在赣浙两省春运应急保障方案的基础上,浙江方收费站每天安排3人专门帮助我方代刷卡,缩短我方收费操作时间,同时还借用一条ETC车道给我方作为临时收费车道。
二是继续深化高速交警联勤联动。坚持在梨温高速上不限行、不分流,不增加主线和支线收费站交通压力。适时监控车流量,在距离省界站点30公里处,设立主线车流量监测点,利用“无人机”对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当车流量超过每5分钟250辆时,及时将信息以微信、电话等方式告之,以便留有充足时间,应对车流高峰。
三、强化科技驱动,创新保畅举措
科技保畅创新。优化了“声光电”多媒体综合渠化、分类行驶系统。如:利用语音提示规范ETC专道秩序,解决以往非ETC车辆频繁误闯现象;利用扩音小喇叭、车道显示屏,尤其是巨型LED屏幕显展示车辆分道行驶示意图,引导车辆按道行驶、有序通行;利用限高龙门架、反光锥等标志设施渠化收费广场。在实行客货车分道行驶基础上将渠化点前移,实现大小车型分道行驶,进一步提升了通行效率。
应急保畅创新。利用主站安全岛和辅站护栏板位置空间,改造成便携式收费通道,对移动岗亭设置点进行现场规划、测试,提高了节后返程高峰时ETC车辆及临时收费车道的通行效率。
服务保障创新。针对从江浙沪一带返乡的客流呈现连续高峰态势,开展“平安出行、情满旅途”、“欢迎回家过年”等主题服务活动,大屏播放新春祝福语,不断营造温馨服务场面,让过往司乘人员感受到春节喜庆氛围。应该说,司乘人员的心态柔和了,降低了急躁或不耐烦的情绪,更容易配合支持工作的开展。
四、强化综合整治,优化春运环境
良好通行环境是保畅的基础。中心联合高速交警、路政、治超和当地公安等单位,出重拳整治梨园站收费广场秩序,对兜售贩卖、欺诈蒙骗、积压车辆、“黄牛”等行为进行联合打击。如针对固定的可疑人员,公安民警进行约谈、传唤、警戒,告示对方不要以身试法,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而对个别抱有侥幸心理的不法商贩,则采取强制手段,依法处理,等等。通过综合治理,收费广场长期以来“黄牛”现象基本清除,省界维持了良好的通行秩序,得到过往司乘人员一致点赞。
五、强化养护施救,促进安全效能
春运来临前,中心组织养护、安全部门认真细致开展了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对高速公路上的重点桥梁、土质疏松边坡以及收费设施、房建设施、机电设备等都进行例行安全隐患排查。为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灾害或恶劣天气,准备了19支应急小分队,储备了足够的应急物资。
其次,重点介入道路施救工作,秉持参与施救就是创造效益的理念,特别在养护上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主动介入,为事故车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交警、路政部门处置事故提供人物力支持,以达到“搁置双方争议,保障通行大局”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为提高道路施救效率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再次,在保畅的同时,不忘安全。加大安全投入,配齐反光衣、爆闪肩灯、荧光指挥棒等设备,对组织引导车辆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加强对司机的引导,减少车辆剐蹭现象,把车辆、人员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极大提升了春运安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