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大精神
  • 学思想 强党性
  • 争做标杆
  • 出行服务更优、运营成效更优、基层治理更优、队伍素质更优、基层生态更优、党建工作更优
  • 路畅人和,利国利民
  • 高速高效,同行同德
  • 天下更小,人心更近
  • 心通路通,人达己达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高速文苑
与自然共生
文章日期:2020-03-31 15:05:59     稿源:

四川的熊猫出没于街道,西藏的雪豹穿梭于林间,威尼斯的水岸清澈见底,甚至有海豚嬉戏。这是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光景,然而,却在疫情肆虐下的人类社会里出现了。这实在令人惊叹,失去了人类大量活动的大自然,竟然恢复了些许它原本的生机。或许许多生灵们并非完全绝迹,他们只是逃到了人类还未触及的地方,苟延残喘着。当人类安静下来之后,他们反而热闹了起来。

人类向来自诩为“万物灵长”。我们改造大自然,将它变为让人类最舒适的样子,却是在不断的压榨自然的生命活力。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或许大多数人类永远意识不到,我们对自然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这一切足够发人深省。

2020年3月28日这一天,是“地球一小时”日,这一次的主题为“与自然共生”。我们单位响应号召,举行了关灯一小时的活动。这一次的主题是人类对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严峻思考,这也正是这次疫情里的自然变化,给人类敲响的警钟。

有的人问,“地球一小时”,地球在乎吗?这短短一个小时节省的电量,不过是在大海里舀走一勺水。但显而易见的,这个活动的意图并非只是在这一个小时里节约资源。事实上,它是一种仪式,用来敬畏自然,用来警示人类。

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在19年的尾巴到20年的龙头,这世界发生的灾难,远远不止这小小的病毒。澳大利亚的火灾与山洪,东非与西亚的蝗虫,无不揪着全人类的心。这一次次人类难以控制的灾难,都是自然母亲给人类的最后通牒。

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台词,流传很广:“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火山,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字字令人心惊,如今看来,或许这并不仅仅是电影故事的铺垫,更是对人类未来的预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生命共同体。古老的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理论一同印证了它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大自然经历过比这恶劣百倍的情况,而人类却无力承担最后的恶果。这一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太多,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从中寻找到平衡,人类才会拥有稳定而长久的未来。(唐莉)

分享到:

网站备案:赣ICP备14001627号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抚州管理中心

地址:抚州市临川区迎宾大道1288号 邮编:344100

纪检监督举报邮箱:fzglzxjw@163.com